《成长:从校园到职场》书摘

Published: 29 Sep 2010 Category:

最近重读了电子系的谢耘师兄所写的《成长——从校园到职场》一书(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12990/),摘抄如下,慢慢体会。 ———————————————————————————————————————— 下面要的内容,是比较基本而且比较现实的部分。即我们如何认识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你是谁,你将会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性中一些更复杂的内容,比如现在大家非常看重的领导力,感召力,人格魅力等等,实际上都是以基本素质为基础的。从基本素质出发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就抓住了人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避免我们迷失在人性的复杂结构和纷乱的表现当中。 不论面对的事情多么复杂,抓核心,抓重点,抓本质是我从小在政治课上学会的一种看世界的方法。我个人的生活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方法。当然掌握起来很不容易。

我基于自己有限的体验,把人的基本素质分成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 是价值观和道德; 第二, 是心理和性格修养; 第三, 是知识和能力。 从一个人平时做什么,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做什么,是不太容易明显地看出他的核心价值观的,除非你能够洞穿人性。在平时,它是若隐若现的。虽然也在起作用,但是不容易感觉到,而且有时还会被其它的因素所干扰甚至被掩盖。但是核心的价值观,一定会在一个人可能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的时候,充分地表现出来。事后用“一念之差”来为自己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作开脱,只能是一种自欺或欺人的搪塞。 所以,人生中很多事情当你仔细用心分析之后就会发现,都是与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价值观在默默地规定着你的人生走向。

所以性格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每种性格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 最理想的是什么?是变色龙。就是需要你表现出什么性格的时候就表现出什么性格。但是一般人做不到,除非你修炼成精了。这种人极为少见,属于天才之列。它需要大智慧,需要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有很透彻的认识,也就是有很高的道德水平。 靠伪装自己变得世故圆滑的人,并不属于这种情况。在关键时刻,他们会露馅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恼羞成怒”。

你不要一方面定个高目标,一方面还不努力。那实在是自己骗自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人生确实没有固定模式。大家不要轻易地用一个固定的具体模式来设想自己的未来。而是要学会在实践中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人生是一个充满变化,不断探索的过程。

所以说,人生确实没有固定模式。大家不要轻易地用一个固定的具体模式来设想自己的未来。而是要学会在实践中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人生是一个充满变化,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摆脱科学训练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就是要摆脱希望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人生一切都设计好,然后按部就班去做就万事大吉了的这种想法。或者认为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以后,就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在这个世界上,会有某些人的人生道路是这样走过来的。但是有这种机遇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人生不是在年轻的时候就一次性设计好或选择好的,包括那些非常成功的人。

刚才了知识,能力,心理,还有价值观等等,西方人将它们分成了Mind Set和Skill Set两大类。Skill Set指的就是知识和能力,Mind Set指的就是心理性格和德行。通常Mind Set这部分是很难改变的,这个前面分析过。知识和能力相对是比较好改进提高。所以如果Mind Set这部分基础好,Skill Set部分提高起来就不是太难的事情。 那么什么叫做优秀? 我想在根本上就是一点:你能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你是不是一个不断突破自己极限的人。一招鲜,玩遍天,几十年耍一个本事,在我看来,这算不上优秀。和别人比,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在一直努力上进。起点低,没有关系,只要能不断地突破自己,你就会越走越远,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个大专毕业的女同事那样。

能够克服自己感性的因素,理性地面对工作,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不要让自己的喜好成为自己发展的障碍。

培养境界,第一个也是最基本最重要需要锻炼的功夫,就是学习用一颗纯净的心去看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智慧”。然后再谈别的本事。

我自己参加工作以后,有很多的困惑在心中缠绕。所以那些年,有一本书我就经常去读,就是《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这本书把南怀瑾在不同的场合中的历史故事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道理,都集中在了一起。那些年,我遇到问题和困惑,就经常去读这本书。反复地感悟那些道理,对我帮助很大。

但是,到底哪个舞台会让你个人获得更大的满足,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你是一个希望稳定的生活,满足于做一颗螺丝钉的人,那大企业显然更适合你;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除了自己创业之外,中小企业可能会给你提供更好的机会。

长期持续的艰苦努力,是对人性的一种磨练。第一,它会改变一个人的秉性。后来工作以后,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其实这主要是在大学的时候,在强迫自己去学好每一门功课中培养出来的。谁不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呢?人是有理性的感性动物,人的理性大都是后天性训练出来的。第二,这种磨练,能够让一个人对生命中的很多问题,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和认识。比如后面要到的人生上台阶的问题,在黑暗中坚持自己的方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理论的认识问题,而是一种在实践中感悟的过程。如果当初我把精力花在了许多方面,而每一个方面都浅尝则止,却没有在一个方向上长时间的持续艰苦努力,把问题彻底搞懂搞透的话,我就不会有这些刻骨铭心的感悟。

我们在潜意识中,总是有一种假设,认为存在一种假设,认为存在一种最好的做事的方式,一旦掌握了,就不会遇到麻烦,就会一帆风顺,就会立竿见影,就会出类拔萃,就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一旦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我们就开始怀疑,开始犹豫,总是试图去寻找这样的 灵丹妙药。 人生其实不是这样的。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一个相当然的模式和做法一定是最好的。更没有人能告诉你,作出选择以后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求仙拜佛算命都没有用。 我们只能是在限定条件下,在我们自己能够认识到的可能的选择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也许由于我们自己的局限,我们选择的不是一条捷径,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黑暗。三心二意只会让我们在黑暗中原地转圈,投机取巧的心态会害死人的。 其实谁也不比谁更聪明,但是确实有人更努力。只要你真正用心,你的分析判断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决策的有效性机会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长期用心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坐而论道、苦思冥想或求仙拜佛的结果。

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看到了许多的成败,我越来越相信一种说法,那就是人生里真正宝贵的道理,其实都非常简单,数量不多而且是普世皆知。我们根本不必像武侠小说忽悠的那样去寻仙问道,祈求有一天得到千年不传的秘笈。最有用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曾经接触学习过。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 人与人之间几十年下来形成的差异,很少在于因为谁懂得了一些密不传人的诀窍,或者是谁一辈子都不曾了解那些宝贵的道理。差异大都来源于我们是否真正相信那些简单的道理,能够把那些显而易见,却千真万确的道理,付诸于自己的人生实践,而且能够几十年地坚持下去。 ———————————————————————————————————————— 《成长》一书不同于以前读到的一些述“职场经验”的成功学书籍,道理平实而深刻,可以看出谢耘师兄为年轻人写作这本书时怀有的那种诚恳的态度。书中没有把篇幅用在一般的以职场为关键字的书籍重点述的人脉、与老板的关系、办公室政治等等方面,而是从人对自我、外界的认识,人的价值观、性格、能力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对比,人的成长历程等方面入手,为年轻人认识人生、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多次谈到持续努力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和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中的一些看法有共通之处,两者结合使我对努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真理都是简单平实的,唯有实践改变自我和世界。